8月12日是什么日子(初中生快收藏!七至九年级需要掌握的逸闻轶事(十))

作者:访客 时间:2023年08月22日 14:35:00 阅读数:2人阅读

关注“小淘爱学习”,解锁所有中考语文备考知识!

这里曾经是一个车站,在过去的百年里,它迎送过无数南来北往的人。90多年前,一位老父亲在这里送儿子,拳拳之心,只留下了一个背影。一位年轻的儿子,则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名篇《背影》,温暖了几代中国人。

这位年轻的儿子,就是著名的散文家、诗人朱自清。

朱自清原名自华,取自“腹有诗书气自华”,寓意着父亲希望儿子长大后能诗书传家,学有所成。

六岁时,朱自清随做官的父亲迁到古城扬州,在这里,他生活了十年,从此扬州就成了他永远的魂牵梦萦之地。

儿时的朱自清,是在父亲严厉的目光中长大的,常是吃了晚饭,父亲一边喝酒,一边吟着朱自清的作文,若是看到评语不好,就会忍不住斥责,一把把卷子扔进炉膛,看到老师的评价高,父亲就点头喝酒,顺手还奖给儿子几粒花生米。

在诗书世家长大的朱自清,逐渐养成“整饬而温和、庄重而矜持”的文人气质。

朱自清从小就爱读书,在上中学时,他把每个月的一块钱的零花钱,大都花在了书店里,而且还常常欠账。在家乡的书店里,他读到了一本《佛学易解》的书,引发了他对哲学的兴趣。

1916年,朱自清考入了北京大学预科,第二年,转入北大哲学系,他的名字朱自清,也是在这一年改的。

“自清”典出《楚辞·卜(bǔ)居》“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”,意思是“廉洁正直使自己保持清白”,意在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不丧志,不同流合污,保持清白。

胖胖的壮壮的,个子不高却很结实,不大喜欢说话,是朱自清留给同学的印象。那时的他整天埋头苦读。冬天里,他只有一床棉被,为御寒,他将被子的一端捆住,做成了个大口袋,钻进大口袋里缩成一团,宛如一只大虾。

抗日战争爆发后,朱自清南下昆明,任西南联合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。在昆明生活期间,由于生活贫困、饮食恶劣,加上长期拼命地工作,朱自清患了严重的胃病,常常呕吐,40岁的人已是头发见白,像个老人一样。

1942年冬天,昆明天气异常寒冷,朱自清的旧皮袍已经破的不能穿了,“他又做不起棉袍,便趁龙口村的‘街子’天,买了一件赶牲口人披的便宜的毡披风,睡觉时当褥子披着,仍旧不断地著书,写文章。”

1948年,国民党勾结美国,发动内战,美国又执行扶助日本的政策。朱自清已患有严重的胃病,而他每月的薪水仅够买3袋面粉,全家12口人吃都不够,更无钱治病。一天,吴晗请朱自清在“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美援面粉”的宣言书上签字,他毅然签了名并说:“宁可贫病而死,也不接受这种侮辱性的施舍。”这年8月12日,朱自清贫困交加,在北京逝世。临终前,他嘱咐夫人:“我是在拒绝美援面粉的文件上签过名的,我们家以后不买国民党配给的美国面粉。”表现了中国人的骨气。

朱自清一生勤奋创作,共有诗歌、散文、评论、学术研究著作26种,两百多万字,其散文朴素缜密、清隽(juàn)沉郁,许多篇目成为千古绝唱。

朱自清的一生是淡泊的,但他平淡为人、朴实为文的品格,却永远为后人景仰。

8月12日是什么日子(初中生快收藏!七至九年级需要掌握的逸闻轶事(十))